重維.歐恩比 輔具義肢中心
治療X光片?還是患者
過去數十年,保守性治療脊椎側彎都專注在患者的 X光片上。
醫療人員看著一張靜止的脊椎片子,量測彎曲的位置及角度,作為製作背架的依據。
這樣的做法在醫界幾乎已經是標準化的流程了。然而,隨著醫療新知不斷推出 ,
仔細檢討這療程,它似乎忽視了 X光片的局限性,同時也高估了 X光片所提供資訊的價值。
首先 ,醫療人員評估X光片時,以“設計藍圖”的方式找出相關椎體的傾斜/旋轉位置,
然後在適當的位置施壓,以達到矯正的目的。
X光片透露的訊息當然很有參考價值,包括側彎的位置,度數,旋轉的程度,頭部與骨盆的 相關位置,
骨骼的成熟度等等。然而,這張X光片只代表了 在拍攝當下一霎那側彎的位置。
患者有可能在拍攝時做出某些不合適的動作,造成醫療人員誤判這X光片。
例如刻意挺胸,雙手插腰,雙膝彎曲,或是拍攝的體位不完全,甚至有躺著拍的。
即使患者提供的X光片是正確的,也無法完全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上的諸多動作。
更甚的是,裝具師根據這些錯誤的訊息來製作背架,有可能造成治療的反效果。
也就是說,X光片提供的訊息再多,也只能做參考。
在整個療程中,醫療人員的 職責應該是 治療患者本身,而不是她/他的X光片 !
因此,我們在評估脊椎側彎患者時,必須審慎的評估其臨床上的各種症狀,
配合對X光片的觀察,做一個完整的療程計劃。
臨床上最優先觀察的應該時患者體態是否平衡,
例如: 頭部跟骨盆的關係位置?偏右?偏左?前傾?後仰?
相關的對稱性如何?骨盆是否傾斜?雙腿是否有實質上的長短?雙肩的高低落差?
肩胛骨隆起代表的旋轉意義 ?柔軟度/彈性也是重要指標,評估時可以要求患者作出某些動作來觀察起脊柱的柔軟度。。。等等
這些臨床上的觀察,比起一張 靜態拍攝的X光片,對未來的療效提供了更關鍵性的參考 。
只有確切地紀錄這些臨床評估,同時把可能的成效也列入考慮,一個完整的療程計劃才能履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