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肢患者須知
前言:
當你的肢體因為嚴重的外傷、疾病等原因經醫師審慎評估後必須接受截肢手術時,這並不代表治療失敗,而是另一種治療的選擇,截肢後你將會面臨部份肢體功能喪失、幻肢痛、復健及義肢裝置等問題,因此提供截肢病患須知,希望可以協助你對截肢後須注意的事項有所了解,能早日康復,重返工作崗位。
何謂截肢?
截肢是指以手術方式切除部份肢體或全部肢體。
1.意外傷害:車禍、機器壓碎傷、爆炸傷等。
2.血管障礙:糖尿病、神經病變、血管阻塞等。
3.癌症:成骨肉瘤、軟骨肉瘤、多發性骨髓瘤、肢體惡性腫瘤。
4.其他:先天性畸形、骨髓炎、氣性壞痘、凍傷、燙傷。
截肢不為如何決定?
一般截肢的部位取決於肢體受傷的程度及該處血液循環的情形,在可能的
截肢後須注意事項如下:
手術後24小時內可將患肢下方墊枕頭,減輕腫脹,24小時後應立即移去枕頭,以預防關節攣縮變形。適當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殘肢,以預防腫脹。
1.包紮時鬆緊應適宜,壓力要平均,且要使末端壓力大於近心端壓力,以免妨礙血循。
2.每天鬆開至少兩次,時間為30分鐘,以便清潔及觀察皮膚狀況,有無發紅、破皮等。
3.彈性繃帶應每天清洗,並用手擠乾,攤平於陰涼處晾乾。
4.彈性繃帶使用應持續半年或直到患肢成型適合裝置義肢的形狀。
何時可裝義肢?
待傷口完全癒合穩定後4~6週,經主治醫師認可後就可進行裝置事宜。
裝置後應注意事項:
2.超過24小時不穿義肢時,應綁彈性繃帶。
3.維持體重不變。
4.如體重改變或成長中的小孩,暫不裝永久性義肢。
5.義肢有損壞或不合時須隨時修護。
幻肢感與幻肢痛及其處理:
1.幻肢感:指己截除的肢體仍有存在的感覺,是因患肢神經傳導失調所致。
2.幻肢痛:指已截除的肢體仍有疼痛的存在,當手術後,出現幻肢感與幻肢痛是正常現象,不用擔心,通常在數週或裝置義肢後會慢慢消失。
3.處理:待術後傷口好了,可開始輕拍患肢,每天1~2次,每次10~15分,並逐漸增加拍打次數和力量,另外彈性繃帶的正確使用,皆可緩解幻肢感與幻肢痛情形。
患肢擺放姿勢:
為了預防關節屈曲、變形而延遲義肢裝置時間,應隨時維持正確姿勢。
1.站立時骨盆應保持水平位置。
2.患肢應盡量保持向內收及自然伸直姿勢。
3.同一坐姿或坐輪椅每次勿連續超過一小時。
禁忌的姿勢: